《名家印谱》(第二卷)代序
发布时间:2025-07-09 13:50来源:中企媒资网阅读量:

用一生刻一方印——詹皓

右起:詹皓、邓庭毅、杨育新

我的媒体人生涯一共32年,采访过无数名人,却以采访汲古斋掌门人杨育新的时间跨度最长(20多年)、报道次数最多(20次以上)。

我喜欢追剧,人生就是一部连续剧,在对他人生涯的“追剧”中,我不断获得感悟。汲古斋杨育新的这部“剧”,我从他早期的开疆拓土,一直追到汲古斋关门大吉。本以为剧终人散,没想到杨育新又在半年时间里整出一套两册《名家印谱》。一册收录1997年至1998年,杨育新在新民晚报“古玩宝斋”专版上开设的“名家印谱”专栏镌刻内容,另一册收录各路篆刻高手为杨育新所治的名章、闲章。

其实,杨育新要收藏的并不是某方具体的印章,而且潜藏在作品背后、他与这些艺术家们的往来和友情,且经过时间发酵,28年后再拿出来,竟醇香无比。

比如那位书画、篆刻、雕塑、油画、摄影、工艺美术、文物修复甚至医用眼底图都样样拿得出手的“全能冠军”邓庭毅,他1987年为杨育新镌刻的一方印章,牵出了杨育新此后长达几十年的印章情缘,如今,将近40年过去了,“阿邓”还会到汲古斋搞搞“内部创作”。

杨育新有个人生理念——“人有信而立”。“信”是什么?是一桩桩小事的日积月累,是长时间言行合一的考验。杨育新最近向所有《名家印谱》相关的艺术家发出通知:凡入编本书的篆刻家均可免费领一函两册印谱,已故者家属享同等待遇。

出此印谱,发此通知,杨育新只为践行28年前对作者们的出书承诺。那为何一个承诺要等了28年才践行呢?

汲古斋多年来一心推广中国传统艺术,在寂寞里求响动,于逆境中行扁舟,杨育新为之付出全部精力和全部身家,甚至不惜卖掉父母的遗产老房子,他开画廊30多年,仍落得个无房无车借房住的境地,堪称上海滩最“清贫”的老板。

但杨育新同时却是“最富有”的画廊老板,因为一路上都有无数艺术挚友在默默陪跑。本次《名家印谱》出版的“头号功臣”当属杨育新老友、拓印高手叶剑尉,在忙于拓制各类印谱的同时,他腾出时间,连续一个多月加班加点,拓制出200多方印章,还要查阅篆刻家年谱并编写简介,以保证学术质量,这便是情义见证。

杨育新总说,不要光写我好,要写我的各种坏。去年《汲古斋传奇》出版之际,他对于自己的“各种坏”没能酣畅地写进去而深感遗憾。

这次《名家印谱》的出版,无形中用中国传统的“印”所代表的承诺和信用,为杨育新的“人有信而立”做了个注解。“用一生刻一方印”,无论好坏,且每个人都是如此。

杨育新郑重地呈上了这方人生之印,您觉得如何?您又打算为自己刻下怎样的生命印章?

(责任编辑:字界)

相关文章

上一篇:探源企业文化新动能,共启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