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汽轮工会:以创新文化铸就新时代劳动关系和谐范式
发布时间:2025-07-04 10:34来源:潮新闻客户端阅读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 许伊雯

在杭州钱塘江畔,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内,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匠们正专注调试着精密工业汽轮机。这些被誉为“中国心”的高端装备,不仅承载着国防军工、能源电力等领域的重托,更见证着一家国企如何以创新为笔,在劳动关系领域书写出和谐发展的时代答卷。

红色引擎驱动,思想领航筑根基

清晨七点的装配车间,班组长李建国翻开工作日志,扉页上“守好红色根脉”六个字遒劲有力。随着“班前十分钟”活动的铃声响起,他带领组员们开启每日必修课:从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到工匠精神传承,从安全生产规范到技术创新案例,思想引领如春风化雨浸润生产一线。

“过去总觉得党建活动是额外负担,现在发现这是凝聚团队的金钥匙。”全国劳模、数控车工张卫国回忆,2023年企业搬迁攻坚战中,正是这种“党建进班组”机制让1768名员工平稳过渡。公司党政班子成员每年十余次深入班组晨会,在“926工匠日”与职工同吃同劳动,用亲身示范诠释"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

协商共治破局,利益共赢谱新篇

职代会现场,3874名职工代表手中的表决器闪烁着智慧光芒。从股权激励方案到技能人才晋升通道,20余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决议在这里诞生。特别让一线工人王强激动的是,2021年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时,27%的激励份额向技能人才倾斜,“这让咱们蓝领工人真正成了企业主人”。

在“集体协商共决机制”保障下,杭汽轮构建起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的联动模型。五年来,职工人均收入增长42%,远超同期CPI增幅。更令人称道的是,企业将2.5%营收投入职工教育,与浙大、浙工大等高校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已培育出39名省市技能竞赛状元,26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如星火燎原。

匠心传承育才,技能报国展宏图

“注意切削参数,刀尖半径补偿要精准……”在“匠心学堂”实操现场,全国技术能手陈师傅正手把手指导徒弟。这样的“传帮带”场景,在杭汽轮447个师徒型班组中每日上演。五年来,13546人次参与劳动竞赛,967项创新成果从生产一线涌现,其中31项获得国家专利。

人才培育体系的创新不止于此:企业独创的“五型班组”建设,将安全、质量、精益、创新、和谐理念融入日常;“三年一轮疗休养”制度让职工身心得到滋养;“汽轮好苗苗”暑托班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当职工子女在厂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旁等待父母时,当出差员工收到定制关怀包时,企业的温度正化作看得见的幸福。

精准帮扶暖心,共筑幸福共同体

在职工服务中心,工会主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帮扶台账:从癌症职工的医疗互助理赔,到困难家庭的助学申请,31个企业级帮扶档案见证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五年来,529.5万元补充医疗保险金、370万元医疗互助补助,为职工构筑起健康防线;30年荣誉职工奖章、健康义诊进车间等举措,让每位劳动者都感受到尊严与温暖。

这份用心换来的是沉甸甸的回报:职工离职率始终低于1%,满意度达百分百;企业相继摘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等桂冠。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杭汽轮探索的“思想引领+协商共治+技能提升+精准服务”模式,正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样本。

站在高端装备制造的新征程上,杭汽轮人深知:当企业把职工成长视为己任,当职工将企业发展当作事业,这种双向奔赴的和谐乐章,必将奏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时代强音。

(责任编辑:字界)